电话:19177988829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百科

员工"求开除",公司还真开除了,要赔偿吗?

来源:人力资源杂志社 时间:2025-04-08 作者:51社保网 浏览量:

近日,一起员工“主动求开除”的劳动争议案件引发热议,员工行为是否违反规章制度?企业管理与劳动权益保障又该如何平衡?赶紧来看看~


真实案例:“我开除我自己”还能获赔偿?

案件梳理

2020年左某入职涂料公司,任职普通员工。2021年11月公司因更换变压器停电停工,左某与4名同事未请假外出就餐。公司以“未请假外出”为由对涉事员工作出“放长假反省”处理;左某提交手写《开除通知》,要求公司盖章解雇自己。


同日,公司出具《开除通知书》,以“违反规章制度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。


左某主张公司违法解雇,索赔赔偿金35538.40元;公司辩称按规处理,员工主动“求开除”属协商解除。


核心矛盾点‌:


员工行为是否构成“严重违反规章制度”?

公司“放长假反省”是否合法?

员工“主动求开除”能否视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?


法院裁定过程


一审‌:公司违法解除,需支付赔偿金


一审法院认为:


停电期间员工外出就餐虽未请假,但未达到“严重违反规章制度”的程度(如未影响生产、未造成损失)。


公司可通过批评教育、扣减工资等方式处理,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属过度惩罚。

法律依据‌:
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九条: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,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。

判决结果‌:公司支付赔偿金35538.40元(2倍经济补偿)。

公司不服,提起上诉。


‌二审‌:员工主动“求开除”视为协商解除


二审庭审中,公司对一审判决查明的事实没有异议,但是认为一审遗漏查明11月26日左某出去吃饭的事情发生后,第二天11月27日,左某手写了开除通知,要求公司按照要求开除他们,并威胁管理人员说如果不书面开除他们,就不允许厂里开工。当时厂里没有开除,只是让他们回去反省认错。


二审法院认为:


员工未请假外出违反基本劳动纪律,公司“放长假反省”属合法管理行为。


员工次日提交《开除通知》并威胁“不盖章不开工”,实质为对处理结果不满而“主动辞职”。


双方对事件处理态度和行为应视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,一审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不当。

法律依据‌:

《劳动合同法》

第三十六条: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,可解除劳动合同。

第四十六条:协商解除时,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。

判决结果‌:公司支付经济补偿17935.94元(1.7个月工资×2倍)。



案件分析:企业如何合法处理员工违规问题


该案件背后,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:从法律层面来说,违法规章制度的严重程度如何界定?协商解除的认定边界‌在哪里?企业如何合法行使管理权?


‌1、法律争议:何为“严重违反规章制度”?‌


‌一审逻辑‌:强调“行为后果轻微”,认为企业需证明员工行为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。


‌二审逻辑‌:侧重“规则程序合规”,只要制度合法且员工知晓,违反即构成解除理由。

争议点‌:法院对“严重性”的自由裁量权存在差异,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。


‌2、 协商解除的认定边界‌


二审将员工“主动求开除”视为协商解除,引发争议。在实际处理争议时,企业要注意:若员工以非自愿方式(如威胁、诱导)提出解除,可能被认定为“变相逼迫辞职”,企业需谨慎应对。


‌3、企业管理权的合法行使‌


‌“放长假反省”的合法性‌:若企业单方面安排停工待岗且未支付工资,可能被认定为“变相解雇”或“克扣劳动报酬”。


‌合规建议‌:企业应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规章制度,明确违纪行为的分类与处理方式(如口头警告、书面警告、解除合同)。


此外,在实际工作中,企业合法处理员工违规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
(1)制度制定:程序与内容双重合规‌


‌民主程序‌:规章制度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,并向员工公示(如培训签字、手册发放)。


‌内容明确‌:细化“严重违反制度”的情形(如旷工天数、经济损失金额),避免笼统表述。


(2)违纪处理:程序正义高于结果‌


‌调查取证‌:保留员工违纪证据(如监控录像、书面检讨)。


‌分级处理‌: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渐进式处罚(警告→降薪→解除合同)。


‌(3)协商解除的风险防控‌


‌书面协议‌:协商解除时需签署《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》,明确补偿金额、支付方式及双方无争议条款。


‌避免胁迫‌:不得以扣发工资、调岗降薪等手段逼迫员工“主动辞职”。


‌(4)争议应对:仲裁与诉讼准备‌


‌举证责任‌:企业需证明解雇理由合法(如制度公示记录、违纪证据链)。


‌赔偿计算‌:提前评估违法解雇成本(2倍经济补偿)与协商解除成本(1倍补偿)。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北海求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、北海德帆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、北海市平行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运营 /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4029955号-1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554号

地址:北海市海城区西南大道509号北海人才大厦2楼205 EMAIL:xiu0779@qq.com

ICP经营许可证:桂B2-20240697 人力资源证: (桂)人服证字[2024)第0501000313号

Powered by PHPYun.

关注

用微信扫一扫

反馈
顶部